青少年青春期时,心理学家常常把这个时期看作个体发展的“危险”阶段,青少年在此阶段往往表现出对家长、老师一种反抗、蛮横的心理行为,带有浓厚的“否定”、“争取独立”的倾向,属于心理上的适应困难,或称“顺应不良”。青少年为什么要表现出那种逆反心理?孩子叛逆怎么办?
青少年开始了青春期,出现了第二性征,引发了模糊的性意识和性萌动,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化也日益明显起来。但在性知识、性道德和男女正常交际方面的个体社会化尚不充分,这也就增加了他们内心的困惑以至带来所谓“少年的烦恼”。如果家长、老师对青少年不够理解,对他们男女伙伴的正常交往横加指责,甚至误以为是早恋或行为不端给以有意阻拦,而不是正面的合适的引导,更容易使他们产生痛苦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