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有没有素质教育学校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上学非要带着手机去,下面给大家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如何应对。因为每个孩子性格成长环境不同,建议遇到此类问题家长咨询我教你解决。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现代通信工具,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少在校的中学生也成了有“机族”。中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成为困扰学校和父母最为头疼的难题。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确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但是有些学生上课或上自习时发短信聊天、打游戏、看球赛、上网浏览不良信息,导致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明显会影响听课或自习的质量。若手机发出声响,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考试时有可能利用手机来作弊,既败坏考风和学风,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
手机还往往是一些学生开设淘宝网店、兼职微商的联络工具,更容易影响其学习的专注度。有些学生上课时还能控制自己,但到下课后,就想玩手机,不参与体育锻炼。休息时无限制地“肆意妄为”,导致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手机成了一些学生谈情说爱隐蔽而便利的工具。所有这些,不仅
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必要的。
明明知道学校严令禁止带手机上学,但孩子竟公然违抗,带手机上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从众和攀比心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个别学生携带手机回宿舍,晚上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孩子受不了引诱,觉得同学有手机,而自己没有,就融不进这个圈子,没面子。比如认为“很多同学都带,为什么我不能带?”
二是娱乐消遣,学业重压反拨。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独特的成长方式。繁重枯燥的学业积压了天性释放的空间,孩子自然会去寻找替代空间,持有手机就是为了学习之余的娱乐消遣。比如孩子所说的“放松一下而已。”
三是中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成人感增强,有不少“秘密”或烦恼,可借助手机来宣泄,或与同学、朋友交流。
四是手机依赖症。很多孩子,已经有一部手机被学校“保管”了,还要带另一部手机回校,不怕被学校没收,可见孩子对手机的依赖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江苏连云港素质教育学校认为面对孩子带手机上学,很多父母的做法是不一样的,甚至爸爸和妈妈的做法也不一样。比如爸爸比较严厉,妈妈比较仁慈。爸爸认为手机对孩子来说坏处很多,所以不主张他带手机回校。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采用强硬的口气,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不许带手机,一味压制,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适得其反。相反,妈妈过于纵容,她认为,只要不在上课时间玩,就可以带手机,这个会让孩子钻空子,存在侥幸心理。关键时候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所以,他们的做法都不可取,也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手机难以管控。
面对孩子要带手机上学家长应该怎么办:
1、和谐亲子关系,给孩子情感支持是克服手机依赖的根本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现实生活中亲情缺乏、在同伴中的地位比较低、学习不好、常受批评责备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丰富多彩而充满刺激的游戏可以一下子把现实生活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的烦恼抛开。活跃而积极互动的社区交流可以一下子把现实生活中不被理解、不受
尊重的自卑舍弃。所以,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安慰。很多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常常以“家长”身份自居,气焰过盛,对孩子随意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这样造成孩子不愿和父母面对面交流沟通,无形中就把孩子推给网络世界。
因此,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不仅要做到平等有效的交流,还应该包容孩子不成熟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信任父母。得到了情感的支持,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温暖,孩子就不会对手机产生过分的依赖。
2、积极支持学校,丰富课余生活消退手机依赖
学校明令禁止孩子带手机回校,父母应该支持学校制度,与学校一起努力来教育孩子。不能放纵孩子,认为只要不在上课时间玩,就允许孩子带手机,孩子毕竟是孩子,其控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有手机在身边,他们会“变着法子”、偷偷地玩,甚至会与老师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孩子的心意怎能集中在学习上,受害的还是孩子。
其实,不少父母给孩子配备手机是为了方便自己,因为可以随时联系孩子,能最快了解孩子的近况。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父母对孩子不放心,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清楚而产生一些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如果有了手机就可以随时联系到孩子,哪怕听一听孩子的声音就放心了。二是缺乏与老师的沟通联系,甚至不敢或怕跟老师联系,其实不然,教育孩子应该是家校合作的,老师是非常欢迎父母主动沟通和联系的,父母应该多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消除对孩子不放心的顾虑。
而且,现在的学校在教学区和宿舍楼都配备了公用联系电话,孩子完全可以快速联系父母,真有什么事老师和孩子本人都可以快速地联系到父母的。
此外,如果孩子放学之后和睡觉前都在看手机,说明课余生活缺乏。若是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了,孩子就不会觉得校园生活单调、枯燥,就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手机上。因此,父母可以主动和学校沟通,甚至与学校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只要孩子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孩子就不会觉得“无聊”,也就不会被网络世界吸引去。
当然,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带手机上学,并不完全反对孩子玩手机。大家都知道,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孩子应该专注学习,集中精力地获取知识,放假后可以适当放松一下玩玩手机,减轻一下学习压力,娱乐消遣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
3、坦诚交流,正确看待同伴影响
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多,可带到学校就极易引起攀比的心理,造成学业质量的下降和价值观的迷失。作为正处青春年华的高中生,同伴之间相互比较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比的是什么?比的不是手机有多好,而是学业成绩是否有进步,品行上是否有更好的表现。父母更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手机攀比现象,抵制炫耀、装酷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节俭观念和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端正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