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孩子感恩意识淡薄,不知道师爱、父母恩是什么,似乎老师传授他们知识是应该的,父母辛苦养育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孩子天生冷漠、性格孤僻等原因有关,但也与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家长习惯了付出,只要孩子幸福,不图孩子能给予他们什么回报,孩子的成长一直都在“得到”中渡过,这常常使孩子失去了感恩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学会了享受,就会对他人付出的辛劳无动于衷。
家长们在感叹、抱怨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同时,想一想你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感恩机会?父母如果只是无私地给予孩子关爱,不知道给孩子知恩图报的机会,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下来,孩子对父母之爱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缺少对父母的关爱、缺少责任感。
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多跟孩子谈谈工作上的烦恼和辛劳,让孩子主动做些能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事。多数家长自己有了烦恼或者需要帮助时,不主动告诉孩子,更不要说请孩子帮忙了。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明白大人的烦恼;还有的家长平时很少和孩子进行平等地沟通交流,孩子和家长有很大隔阂,造成孩子无法身同感受地体会父母的辛劳。其实,父母很有必要停下采与孩子交流交流感情,当孩子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之后,孩子会主动寻找机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帮助孩子回忆曾经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帮助的人。平时,家长可以借某个事件引导孩子回忆别人曾经为自己做过哪些事,付出过怎样的辛劳,更好地感受当时他人对自己的关爱.这个人可能是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无私奉献的、可亲可爱的老师,可能是自己生病时,帮助自己温习功课的同学,可能是对自己的学业起到非常重大作用的亲朋好友,也可能是下雨,把雨伞递到自己手中、不求回报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