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有没有不良少年特训学校
孩子18岁之前一般会经历三次叛逆,你说的叛逆期应该是青春期叛逆吧?其实,叛逆期的形成是必然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先说个事例。
我邻居的孩子14岁,上初二,从小爱玩爱闹,就是不太爱学习,没少挨他爸的打。他妈妈也恨铁不成钢,每天隔着墙都能听见她骂孩子,催他学习的声音。
有一天,孩子班主任向他父母反映,发现他逃课去游戏厅,父母狠狠打了他一场后,他竟一夜不归。从那以后,孩子父母也不太敢再打他了,怕他一出去就不回来。
但是,孩子却有恃无恐,开始明目张胆地到游戏厅玩游戏,对父母的询问,他一概回答“关你屁事”。
孩子父母又焦急又难过,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学把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冷漠型、纵容型。
事例中的父母属于专制型父母,看重的是听话和服从,偏好惩罚性的、动粗等打骂管教方式。
这类父母无意识地控制孩子的行为,与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独立性要求正好相反,一味拒绝孩子对独立性的要求,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引起孩子的仇视。
青春期孩子的思想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自主意识强烈。
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不再盲目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喜欢与家长“对着干”来证明自己不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用“标新立异”来满足他的成就感。
2、 自我意识强烈。
凡事强调自我,期望完整的自我世界,不再与父母分享自己的隐私,而父母细致的关心和关注恰恰窥探了他的自我领域,为了表明自己已是个“大人”,捍卫自己的心理领域,父母越不给予理解和支持,越想控制,孩子就越是要摆脱控制,导致逆反行为。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教养观念的转变,要由专制型父母向权威型父母转变。
1、 尊重孩子,不控制,不束缚,还其自由
束缚越紧,反抗越强烈,不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赞赏他们主观意识里的独特见解,先从态度上转变,与孩子站在一直阵营,这样孩子体会到自由的快乐后,才会对父母畅所欲言,听得进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2、相信孩子,倾听孩子,平等对待,破解“代沟”
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家庭生活的难处等,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父母多了解孩子的世界,接受新生事物,才能在亲子沟通中有共同话语,努力与孩子做朋友。
3、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注重引导
董卿说: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爱玩手机,却叫孩子不要玩手机,父母不爱学习,却催促孩子学习,这样的教育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要轻易激化矛盾,借助别人的故事,或者父母之间有意识的对话,把道理传递给他。
大事讲原则,讲界限。小事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比如上学迟到就让他接受学校的处罚,有一几次犯错经历,吃过亏之后,他才会约束自己。
4、心态平和,目光长远,用心包容
孩子成才先成人。把握原则不放松,教育和引导孩子遵守道德、遵纪守法,就算叛逆期不能扭转坏习惯、不好好学习,也并不能说将来就没出息,没出路。
湖南怀化不良少年特训学校认为孩子的叛逆期只是人生的一个成长阶段,当孩子步入大学或走向社会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学校的再教育和影响,自然会纠正不成熟的观点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