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检视。
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人有情绪时,其背后一定存在着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性”。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检视,寻找这种目的性。
王校长以
特训学校的真实例子说明如何来做。
特训学校的孩子全是所谓的“问题”孩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是被“骗来”就是被“绑架”来的。因为他们非常叛逆,是父母、家庭、学校都已经毫无办法,束手无策的孩子。他们来了以后,情绪很大,很不高兴,很不满意。怎么办呢?学校就安排老师时时守着他们,不干涉他们。任由他们想干啥干啥,尽情的发散情绪,如发脾气等。老师可以像师长一样的抱着他们,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感到温暖、理解和安慰,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就会慢慢情绪正常,就会接纳老师,信任老师了!这样我们老师就渐渐地了解到孩子产生情绪对立的“目的”。他发火,是为了让你理解他。一旦了解了孩子叛逆的原因——可能是误会,也可能是孩子不善于沟通,导致他叛逆,有情绪,其实是孩子表现出自己的无助和弱者地位。
第二:冷处理。
就是父母在自己和孩子有情绪时,暂时不处理,放下。因为当一个人有情绪时,心情激动,容易情绪失控,这样智商和情商都会下降,甚至在这种情绪激动情况下,或者可能出现意外伤害,甚至出现威胁生命的事情。因此父母在孩子生气,情绪不好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护孩子不受任何来自体外的伤害!想办法让孩子缓和下来,平静情绪。父母不要认为这是父母给孩子让步了,没有父母的尊严,面子了,担心下次出现这种情况不好处理。其实,即是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孩子情绪表现出来程度可能会轻一点。
另外,在冷处理时,要及时表示对孩子的关注。在孩子情绪对立,父母自己没有办法,但必须表示对孩子的在意与关注,那就是让孩子明白父母虽未说话,但随时在他的身边,你随时随地可以找到。这时父母对孩子绝不可甩手就走。否则对下次出现此类情况不好处理。
第三:中性评价。
特训学校表示用客观描述的办法表达这个事情,不带任何褒贬色彩,没有个人好恶评判、赞扬或批评。比如孩子哭恼时,可以说“你不要哭了”,但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没礼貌!”等等。因为孩子哭闹可能是他没有找到合理的表达方式。又比如孩子衣服很脏了,你可以说”这衣服已经有点脏了,要不,洗一下?你是不是没有时间,那换下来,让爸妈给你洗洗吧”。不要说“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这么脏的!”等责备的话。
第四:创设情景。
有时孩子有情绪,父母中的一个人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可以转化情景,创设新的情景,把几个家人叫到一起,这样有第三方在场,可以缓和气氛,大家一起聊天、吃饭、看电视、说故事、出去散步等,离开了情绪对立的不利环境,有利于缓和局面,保护孩子面子和自尊心。创设情景最重要的是离开当前的情景状况――场地,过程、事情等,其次父母切忌以强者的身份说因为爱孩子,为孩子好,以强势压迫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等。如果情绪处理不了,成了与孩子的赌气,气氛僵化,则必须离开现状。如果无第三方在场,在孩子安全前提下,父母应离开现场。否则,下次情况更严重。
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孩子不是父母,他不能理解父母。请牢记,化解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在父母有情绪时处理,一定是先处理双方的情绪,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