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点可以有很多解释,而我看到的是他们无法推迟满足感;即延迟满足的能力很低。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不少青春期的少年,在小学与初、高中阶段表现出来的自控力是一种假象。他们的父母并非是放纵型的父母,恰恰相反,根据我的经验,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教养方式非常严厉,盯孩子盯得非常紧,有关孩子人生选择的重大决定都由他们来做,孩子每天的日常安排都由他们进行,甚至还有不少父母有陪读的经历。这些父母以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能够让他们专心学业,避免分心,却忘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水远也没有办法学习延迟满足,体会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后内心的喜悦,他们并没有发展出自控能力,只是迫于父母、外界的压力表现得很有自控力。
一旦进入大学,父母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放手了,孩子自然会照顾自己了,可孩子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他们想的是终于摆脱父母了,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他们错过了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业已经一团糟的时候,虽然心里很急,但克服困难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让他们望而却步,于是容易通过网络来逃避问题,获得一时的满足。但还是会有不少大学生通过自已的努力走了出来,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清楚,而艰辛之后的满足也只有他们最能体验,那是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幸福,远比上网一时的满足要深刻得多。
广东东莞不听话孩子教育学校 ,正规全封闭特训学校,叛逆孩子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