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析明理,促进行动。自制力从本质上讲,是个体出乎内心意愿的一种行为,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制力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认识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没有较强的自制力为后盾,再美好的愿望也是空中楼阁。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重要素质的缺乏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长期坚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培养自制力变成学生自己内在的需要。使孩子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动。
2、树立榜样,发挥效应。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榜样的替代性学习可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儿童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通过家长的榜样影响学生并形成他们的自制力是培养小学生自制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善用“他律”,促成“自制”。儿童入学后,学校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制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需要,形成某种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制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
5、遵循科学、讲究艺术。当小学生出现缺乏自制力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耐心说服,同时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采取了令他们心悦诚服的态度和方法,是否有些规定过头了,过于束缚了他们,要把握分寸。
6、运用激励,有效监督。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的注意力较难以集中,他们做什么事很难持久。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调动主观能动性,去克服畏缩情绪、逃避心理,从而做到坚持不懈,有始有终,而这恰恰需要一定的自制力作为保证——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合理地运用激励和监督手段,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退缩时给予鼓励,在取得成功时给予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运用监督手段时要宽严适度,杜绝简单粗暴的手段,防止逆反心理的形成。
广东云浮管理叛逆孩子学校 ,不听话孩子正规教育学校,叛逆孩子学校全国排名